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包括卫星电视、闭路电视和共用天线)安装工程。
2.1 材料、设备
2.1.1天线:应根据不同的接收频道、接收卫星、场强、接收环境以及系统规模选择开路天线和卫星天线,以满足接收图像品质的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固定及连接件:各种铁件(角钢、槽钢、扁钢、圆钢等)应全部采用镀锌处理。不能镀锌处理时,应进行防腐处理。各种规格的机螺钉、金属胀管螺栓、木螺钉、垫圈、弹簧垫等均应采用镀锌处理。
2.1.3用户终端盒:用户终端盒分为明装和暗装,暗装盒分塑料盒和铁盒两种。用户终端面板插座分单孔和双孔,插座插孔阻抗为75Ω,并应有产品合格证、“CCC”认证标识。
2.1.4电视电缆:应采用屏蔽性能较好的物理高发泡聚乙烯绝缘电缆,特性阻抗为75Ω,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CCC”认证标识。对于现场环境有干扰的,可选用双屏蔽电缆;对于需要架空的电缆,可选用自承式电视电缆,室外电缆宜应采用黑色护套电缆。
2.1.5分支、分配器等无源器件: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CCC”认证标识。
2.1.6机房设备:接收机、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放大器、高频头、净化电源、机柜等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选型,设备外观应完整无损,配件是否齐全,并应有产品说明书“CCC”认证标识。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商检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电气测试,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1.7其他材料:焊条、防水弯头、焊锡、焊剂、接插件、绝缘子、天线基础预埋件、避雷器等。
2.2机具设备
2.2.1安装器具:手电钻、电锤、电工组合工具、电烙铁、电焊机、接头专用工具、大绳、安全带、梯子、工具袋。
2.2.2测量仪器:场强仪、测试天线、监视器、万用表、兆欧表、指南针、量角仪、水平尺、铅锤等。
2.3作业条件
2.3.1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前,已经做好卫星接收天线基础和预埋管。
2.3.2 预埋管和用户盒、箱施工完毕。
2.3.3 土建内部装修已施工完毕,门窗锁齐全,同轴电缆敷设敷设已完毕。
2.3.4 机房内供电电源及接地端子已施工完毕。
2.4技术准备
2.4.1施工图纸齐全。
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前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3.1工艺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站址选择
3.2.1.1接收现场应开阔空旷,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遮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避开一些可能造成干扰的因素(高压电力线、电梯机房、飞机航道、微波干扰带、工业干扰等),且不要离公路太近。
3.2.1.2架设天线高度应尽量提高,可避开周围高大建筑物产生的阴影区,并可提高接收电平,有利于改善系统的载噪比。
3.2.1.3卫星接收天线安装位置亦可选择在无遮挡的地面,既可利用建筑物阻挡微波干扰路径,又可以降低卫星接收天线在屋顶的风荷载,提高系统安装的安全性。
3.2.1.4 站址的位置宜选择在整个系统的中心位置,以便向四周辐射敷设干线,减少干线的传输长度。且前端机房与天线接收站的距离应小于50m。
3.2.1.5在安装天线前,应采用测试天线、监视器和测试仪器对现场进行勘测,选择接收图像品质最佳的位置及安装高度。
3.2.2天线安装
3.2.2.1卫星接收天线安装: 安装原则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图 3.2.2.1-1 卫星接收天线避雷针安装图 1 图 3.2.2.1-2 卫星接收天线避雷针安装图2
(1)天线避雷:若天线位于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则天线无需再设避雷针;若位于保护范围之外,可在主反射面上沿和副反射面顶端各安装一避雷针,其高度应覆盖整个主反射面(见图3.2.2.1-1);或单独安装避雷针,其安装高度应确保天线置于其保护范围之内(见图3.2.2.1-2)。避雷针接地应有独立走线,严禁避雷针接地与室内接收设备接地线共用。
(2)天线面的整体吊装:将拼装好的天线面整体吊装在已安装好的天线主柱,并用螺栓连接。在拼装过程中应注意吊装的承重点固定在天线面的骨架上,防止在吊装过程中承重中心的偏离,造成天线面倾斜或损坏天线面。若天线直径大于4m,应编制天线吊装方案,并制定严密的的保证措施,确保吊装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天线方向选择:卫星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是调整俯仰角和方位角,达到监视图像噪点为最少或没有,并注意不同电视卫星频道图像品质的均衡。
3.2.2.2 开路天线安装的一般要求
(1)几副开路天线可共杆架设,也可单独分开架设。天线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立杆间水平间距不小于5m;同一方向的立杆前后距离不小于15m。一般不采用前后架设天线,同一根立杆两层天线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工作波的λ/2(λ:波长),且最小间距不小于1m,天线的左右间距要大于较长波长天线工作波的λ,见图3.2.2.2。
图 3.2.2.2 天线的间距
(2)天线高度的选择:天线距离地面或屋顶的高度不应小于一个波长。应考虑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有反射(会造成图像重影),还应考虑因空气媒介质的不均匀性产生的折射现象,适当调整水平位置和高度,以接收信号品质最佳为准。
(3)天线方向选择:选择电平最强的天线方向。一般开路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对准电视发射塔(电视发射源),但是有时为了避开干扰源或因为前方有遮挡物,可根据实际情况,使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稍微调偏一些。
(4)开路天线基座的预埋:天线基座应随土建结构施工,在做屋面顶板时,做好预埋螺栓或底板预埋螺栓。预埋螺栓不应小于φ25mm×250mm,明装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φ8mm;暗敷设圆钢直径不应小于φ12mm(也可在基座预埋4 mm×25mm的扁钢2根,与基座钢板焊接;连接用基座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基座高度不应低于200mm;用水泥砂浆将基座平面、立面抹平齐。同时预埋好地锚,三点夹角在120°位置上,拉环采用直径φ8mm以上镀锌圆钢制成,底部与结构钢筋焊接,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同时除掉焊药皮,并用水泥砂浆抹平整。
3.2.2.3 天线竖杆与拉线的安装
(1)多节杆组接的竖杆:多节杆组接的竖杆应从下至上逐段变细变短,各段焊接牢固,见图3.2.2.3。
图 3.2.2.3 天线杆制作图
a.DC两段长度之和不小于一个波长(一般为2.5~6m;否则会影响天线正常接收。)
b.B段为固定天线部分,其长度与固定天线的数量有关,通常为3m左右。
c.A段为避雷针,一般采用φ20mm圆钢,长度大于2.5m以上
(2)防止天线架设因大风、地震而倒塌造成的触电事故。要求天线与照明线及高压线保持一定的距离,见表3.2.2.3。
表3.2.2.3 天线与照明线及高压线距离
电压 |
架空电缆种类 |
与电视天线的距离(m) |
低压架空线 |
裸线 |
>1 |
低压绝缘电线和多芯电缆 |
>0.6 |
高压绝缘电线或低压电源 |
>0.3 |
高压架空线 |
裸线 |
>1.2 |
高压绝缘电线 |
>0.8 |
高压电源 |
>0.4 |
(3)竖杆:首先把上、中、下节杆连(焊接)接好,再把天线杆的拉线套绑扎,挂在杆上;各拉线钢索卡应卡牢固;中间绝缘瓷珠套接好;花篮螺栓松至适当位置,并放在拉线预定地锚位置上,把天线杆放在起杆的位置,杆底放在基础位置上;全部准备就绪。现场指挥下达口令统一行动,将杆立起,起杆时用力要均匀,防止杆身忽左忽右摆动。然后利用花篮螺栓校正拉线松紧程度,使天线杆垂直于基础钢板,并用肋板将杆与基础钢板焊牢。用8#~10#铅丝把花篮螺栓封住。拉线与竖杆的角度一般为30°~45°;如果天线杆过高,可采用双层拉线。拉线位置应避开天线接收电磁波的方向。
(4)拉线地锚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靠,不得将拉线固定在屋顶透气管、水管等构件上。
3.2.2.4天线的安装
(1)架设天线前,应对天线本身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测试。天线的振子应水平放置,相邻振子间应平行,振子的固定件应采用弹簧垫和平垫,牢靠紧固。馈线应固定好,以免随风摆动,并在接头处留出防水弯。
(2)将天线组装在横担上,用绳子通过杆顶滑轮,将组装好天线的横担吊到安装位置,用天线卡子固定在天线杆上。
(3)各频道天线按上述做法组装在天线杆上适当的位置,原则高频道天线在上边,低频道天线在下边,层与层间的距离大于λ/2。
(4)通过观测监视器的接收图像和读取场强仪测量值,确定天线的最佳接收方位后,将天线固定。
(5)室外的器件和设备应做防水处理。
3.2.2.5接地线制作:建筑物有避雷网时,可用25mm×4mm的扁钢或不小于ф10mm的圆钢将天线主杆、基座与建筑物避雷网连接为一体。天线必须在避雷针保护角范围之内。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具体做法参见现场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的相关章节。
3.2.3前端机房设备安装
3.2.3.1稳机柜
(1)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设备机柜的定位,制作基础槽钢并将机柜稳装在槽钢基础上。
(2)机柜安装完毕,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成排柜顶部平直度不应大于4mm。
(3)在机柜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4)机柜前面应留有1.5m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0.8m,以便于操作和检修。
3.2.3.2设备安装:在机柜上安装的设备应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有机的组合排列。使用随机柜配置的螺丝、垫片和弹簧垫片将设备固定在机柜上。每个设备的上下空间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隙,以保证设备的散热,空隙处采用专用空白面板封装。对于非标准机柜安装的设备,可采用标准托盘安装;彩色监视器,应采用专用的电视机专用托盘和面板安装。
3.2.3.3设备布线与标识
(1)机房内通常采用地面线槽,电缆由机柜底部引入。电缆敷设应顺直,无纽绞;电缆进出线槽部件、转弯处两侧300mm处应设置固定点。
(2)按图纸进行机房设备布线。机房供电电源引至净化电源后,再分别供机房内设备使用。机柜背侧各电视电缆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布放在机柜的两侧线槽内,按回路分束绑扎。安装于机柜的设备应标识设备所接收的频道;电缆的两端应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记。
3.2.3.4设备接地:室外架空电缆应先经过避雷器后才能引入机房设备。机房内的避雷器、机柜/箱、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均应汇接在机房总接地母排上。前端机房的总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3.2.4传输部分安装
3.2.4.1 有源设备(例如:干线放大器、分支干线放大器、延长放大器、分配放大器)的安装:
(1)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确定。
(2)明装时:电视电缆需要通过电线杆架空时,野外型放大器吊装在电线杆上或左右1m以内的地方,且应固定在电缆吊线上,野外型放大器应采用密封橡皮垫圈防水密封,并采用散热良好的铸铝外壳,外壳的连接面宜采用网状金属高频屏蔽圈,保证良好接地,接插件要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最外面采用橡皮套防水。不具备防水条件的放大器及其他器件要安装在防水金属箱内。
(3)暗装时:电视箱体内放置一块配电板,箱体内器件均采用机螺丝固定在箱体内的配电板上;配电板上的设备走线均由板的背面引至板前侧。在箱体内门板处要贴箱内设备的系统图,并在上面标明电缆的走向及信号输入、输出电平,以便以后维修检查。
(4)放大器箱内应留有检修电源。
3.2.4.2电缆敷设
(1)干线电缆的长度应根据图纸设计长度进行选配或定做,以避免干线电缆传输过程中的电缆接续。
(2)电缆采用穿管敷设时,应先扫清管路,将电缆和管内预留的带线绑扎在一起,用带线将电缆拉到管道内。
(3)电缆架空敷设时,应先将电缆吊线用夹板固定在电缆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0.5m~0.6m。根据气候条件要留有一定的垂度。
(4)当架空电缆或沿墙敷设电缆引入地下时,在距离地面不小于2.5m的地方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应埋入地下0.3m~0.5m。
(5)直埋电缆时,必须用有铠层的电缆,其埋深不得小于0.8 m。紧靠电缆处要用细土覆盖10cm,盖沟盖板,并做标记。在寒冷的地区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3.2.4.3分支分配器的安装:分支分配器应安装在分支分配器箱内或放大器箱内,并用机螺钉固定在箱内配电板上;箱体尺寸应根据箱内设备的数量而定,箱体采用铁制,可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箱体内预留接地螺栓,箱内装有配电板。
3.2.5分配网部分安装:分配网部分的安装包括分配放大器的安装、分支分配器的安装、电缆敷设和用户终端的安装。
用户终端的安装:
(1)检查修理盒口:检查盒口是否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齐平;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若无特殊要求,电视用户终端插座距地面0.3m。
(2)接线压接: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护套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打散,编成束,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芯线压在端子,用Ω卡压牢铜网处,见图3.2.5.1。
图3.2.5.1 用户终端压接图
(3)固定盒盖:用户插座的阻抗为75Ω,用机螺丝将面板固定。
3.2.6系统接地
3.2.6.1屏蔽层及器件金属接地:为了减少对有线电视系统内器件的干扰(包括高频干扰和交流电干扰)和防止雷击,器件金属外壳要求接地良好,全部连通。
3.2.6.2金属管路应与建筑防雷接地连为整体的接地。
3.2.6.3系统维护人员定期做防雷接地检查。
3.2.7系统测试
3.2.7.1 天线调试
(1)开路天线架设完毕,应检查各接收频道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卫星电视天线的俯仰和方位角的位置是否正确。
(2)用场强仪测量天线接收信号的电平值,微调天线的方向,使场强仪的电平指示达到最大。同时观察接收的电视图像品质和伴音质量为最佳时,固定天线,并将天线的信号引下馈线绑扎整齐。
3.2.7.2 前端设备调试
(1)将各频道的电视信号接入混合器,用场强仪测试混合器的检测口,调整各频道的输出电平值,使各频道的输出电平差在2dB以内。若调整混合器的调整旋钮无法达到2dB的电平差时,可对电平值高的频道增加衰减器。
(2)调整设置卫星接收机的接收频率及其他参数,适当调整调制器的输出电平至该设备的标称电平值,并通过混合器的输出检测口测试,再适当调整混合器的信道调谐旋钮和放大器输出电平,最终使混合器的输出电平差在±1dB,且电平值符合设计要求。
(3)机房前置放大器(或干线放大器)的调试:按设计要求,调整放大器的输出电平旋钮、均衡旋钮(或更换适当衰减值的插片)达到设计的电平值,通常做法,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不宜大于100dB,对于系统规模大,传输链路长的系统建议采用更低电平。相邻频道的电平差±0.75dB以内,各频道间的电平差±2dB以内。
(4)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应填写前端测试记录表,并将信号传输至干线系统。
3.2.7.3 干线放大器的调试:依据设计的电平值进行调试,调整输出电平及输出电平的斜率,并填写放大器电平测试记录表。
3.2.7.4 分配网的调试: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分配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和斜率,填写放大器电平测试记录表。
检测用户终端电平,并填写用户终端电平记录表,用户终端电平控制在64±4dB。使用彩色监视器,观察图像品质是否清晰,是否有雪花或条纹、交流电干扰等。
4.1主控项目
4.1.1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联合接地体应小于1Ω;防雷接地线截面和焊接们数应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4.1.2避雷针高度正确,保护范围满足要求,避雷器安装应符合要求。
4.1.3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分,具体标准见表4.1.3。
表4.1.3 图像的主观标价标准
等级 |
图像质量损伤程序 |
5分 |
图像上不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
4分 |
图像上有稍微可察觉有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 |
3分 |
图像上有明显察觉有损伤或干扰,但令人讨厌 |
2分 |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
1分 |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
4.1.4系统质量的测试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现场国家标准《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的规定
检验方法:仪器测试。
4.2一般项目
4.2.1有线电视系统各设备、器件、盒、箱、电缆等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牢固可靠,线缆连接正确,压接牢固。
4.2.2机柜并排摆放时,两台机柜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mm;机柜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
4.2.3开路接收天线安装正确,振子排列整齐,增益高,频带特性要好,方向性强,能够抑制干扰,消除重影,并保持良好的图像品质和伴音,固定部位牢固,各间距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仪器测试。
5.1在屋面安装开路天线、主杆及卫星天线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屋面防水及装修。
5.2在吊顶内的箱、盒在安装部件时,不应损坏龙骨和吊顶。
5.3修补浆活时,应对器件加强保护,防止器件损坏。
5.4使用高梯时,不得碰坏门窗和墙面。
6.0.1为处理无电视信号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6.0.1.1前端电源失效或有源设备失效,应检查供电电压或测量有无输入信号。
6.0.1.2接收天线系统故障,应检查短路和开路传输线,接插头,前端变频器、前端天线放大器等是否短路或开路。
6.0.1.3线路放大器的电源失效,检查输入插头是否开路,再检测电源保险,电源等,从故障端至信号源端检查各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和工作电源是否正常。
6.0.1.4干线电缆故障,检查首端至各级放大器间的电缆是否开路或短路,并检查各种电缆插头。
6.0.2为避免电视图像有雪花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6.0.2.1天线接收系统故障,检查前端接收信号的图像是否清晰,天线的朝向是否有偏离。
6.0.2.2前端设备有故障,检查有源设备的输入、输出是否正常,若设备正常,看电缆馈线等是否有短路。
6.0.2.3传输线路故障,由故障源向节目源的方向检查每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和放大器的供电电源是否正常。
6.0.2.4分配网络中的无源器件是否有短路,电缆是否有损坏。
6.0.3为避免电视图像重影的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6.0.3.1对前端的信号变换频道进行传输处理,以免因接收信号的场强过强,形成前重影。
6.0.3.2调整天线的位置,避开反射造成的后重影。
6.0.4为防止图像出现条纹、横道干扰,可采取如下措施:
6.0.4.1调整(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且不宜超过放大器的标称值。
6.0.4.2调整各频道的电平,使各频道间的电平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6.0.4.3对有源设备、无源设备外壳及电缆的屏蔽层做可靠接地。
7.0.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安装技术文件及“CCC”认证及证书复印件
7.0.2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7.0.3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7.0.4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
7.0.5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7.0.6 预检记录
7.0.7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7.0.8系统试运行记录
7.0.9智能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
7.0.10子系统检测记录
7.0.11电线、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0.12插座、开关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0.13前端测试记录
7.0.14放大器电平记录
7.0.15用户终端电平记录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风力大于4级或雷雨天气,严禁进行高空作业或户外安装操作。
8.1.2 架设天线等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8.1.3 架设天线主杆时,要注意安排充足的施工人员,且用力一致,不宜过猛,防止竖杆的过程中造成杆倾斜,砸伤人员。
8.1.4 使用吊车吊装天线时,天线的重量与吊车的载重相符,吊装点要连接可靠、牢固。
8.1.5 搬运设备、器材时,不要碰伤他人。
8.2环保操作要求
8.2.1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严禁随意抛撒。
8.2.2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 |